《劉芳》




《立學表》


夫為國家者。罔不崇儒尊道。學斅為先。誠復政有質文。茲範不易。諒由萬端資始。眾務稟法故也。唐虞已往。典籍無據。隆周以降。任居虎門。周禮大司樂云。師氏掌以媺詔王居虎門之左。司王朝掌國中之事。以教國子弟。蔡氏勸學篇云。周之師氏。居虎門左。敷陳六蓺。以教國子。今之祭酒。即周師氏。洛陽記國子學宮。與天子宮對。太學在開陽門外。案學記云。古之王者建國親民。教學為先。鄭氏注云。內則設師保以教。使國子學焉。外則有太學庠序之官。由斯而言。國學在內。太學在外明矣。案如洛陽記猶有仿像。臣愚謂今既徙縣崧瀍。皇居伊洛。宮闕府寺。僉復故址。至于國學。豈可舛替。校量舊事。應在宮門之左。至如太學。基所炳在。仍舊營構。
太和二十年發敕立四門博士于四門置學。臣案自周已上。學惟以二。或尚西。或尚東。或貴在國。或貴在郊。爰暨周室。學蓋有六。師氏居內。太學在國。四小在郊。禮記云。周人養庶老于虞庠。虞庠在國之西郊。禮又云。天子設四學。當入學而太子齒。注云。四學。周四郊之虞庠也。案大戴保傅篇云。帝入東學。尚親而貴仁。帝入南學。尚齒而貴信。帝入西學。尚賢而貴德。帝入北學。尚貴而尊爵。帝入太學。承師而問道。周之五學。于此彌彰。案鄭注學記。周則六學。所以然者。注云。內則設師保以教。使國子學焉。外則有太學庠序之官。此其證也。漢魏已降。無復四郊。謹尋先旨。宜在四門。案王肅注云。天子四郊有學。去王都五十里。攷之鄭氏。不云遠近。今太學故坊。基址寬曠。四郊別置。相去遼闊。檢督難周。計太學坊。并作四門。猶為太廣。以臣愚量。同處無嫌。且今時制置。多循中代。未審四學。應從古不。求集名儒禮官。議其定所。《魏書‧劉芳傳》。


《修理金石樂器表》


禮樂事大。不容輒決。自非博延公卿。廣集儒彥。討論得失。研窮是非。則無以垂之萬葉。為不朽之式。《魏書‧劉芳傳》。


《郊壇疏》


臣聞國之大事。莫先郊祀。郊祀之本。實在審位。是以列聖格言。彪炳綿籍。先儒正論。昭著經史。臣學謝全經。業乖通古。豈可輕薦瞽言。妄陳管說。竊見所置壇祠遠近之宜。攷之典制。或未允衷。既曰職司。請陳膚淺。孟春令云。其數八。又云迎春于東郊。盧植云。東郊八里之郊也。賈逵云。東郊木帝太昊八里。許慎云。東郊八里郊也。鄭玄孟春令注云。王居明堂。禮曰。王出十五里迎歲。蓋殷禮也。周禮近郊五十里。鄭玄別注云。東郊去都城八里。高誘云。迎春氣于東方八里郊也。王肅云。東郊八里。因木數也。此皆同謂春郊八里之明據也。孟夏令云。其數七。又云迎夏于南郊。盧植云。南郊七里郊也。賈逵云。南郊火帝炎帝七里。許慎云。南郊七里郊也。鄭玄云。南郊去都城七里。高誘云。南郊七里之郊也。王肅云。南郊七里。因火數也。此又南郊七里之審據也。中央令云。其數五。盧植云。中郊五里之郊也。賈逵云。中央黃帝之位。并南郊之季。故云兆五帝于四郊也。鄭玄云。中郊西南未地。去都城五里。此又中郊五里之審據也。孟秋令云。其數九。又曰迎秋于西郊。盧植云。西郊九里郊。賈逵云。西郊金帝少皞九里。許慎云。西郊九里郊也。鄭玄云。西郊去都城九里。高誘云。西郊九里之郊也。王肅云。西郊九里。因金數也。此又西郊九里之審據也。孟冬令云。其數六。又云迎冬于北郊。盧植云。北郊六里郊也。賈逵云。北郊水帝顓頊六里。許慎云。北郊六里郊也。鄭玄云。北郊去都城六里。高誘云。北郊六里之郊也。王肅云。北郊六里。因水數也。此又北郊六里之審據也。宋氏含文嘉注云。周禮。王畿千里。二十分其一。以為近郊。近郊五十里。倍之為遠。郊迎王氣。蓋于近郊。漢不設王畿。則以其方數為郊處。故東郊八里。南郊七里。西郊九里。北郊六里。中郊在西南未地五里。祭祀志云。建武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陽城南七里。依采元始中故事。北郊在雒陽城北四里。此又漢世南北郊明據也。今地祇準此。至如三十里之郊。進乖鄭玄所引殷周二代之據。退違漢魏所行故事。凡邑外曰郊。今計四郊。各以郭門為限。里數依上。禮朝拜日月。皆于東西門外。今日月之位。去城東西路各三十。竊又未審。禮又云。祭日于壇。祭月于坎。今計造如上。禮儀志云。立高禖祠于城南。不云里數。故今仍舊。靈星本非禮事。兆自漢初。專為祈田。恆隸郡縣。郊祀志云。高祖五年制詔。御史其令天下立靈星祠。牲用太牢。縣邑令長得祠。晉祠令云郡縣國祠稷社先農。縣又祠靈星。此靈星在天下諸縣之明據也。周公廟所以別在洛陽者。蓋姬旦創成洛邑。故傳世洛陽。崇祠不絕。以彰厥庸。夷齊廟者。亦世為洛陽界內。神祠今竝移太常。恐乖其本。天下此類甚眾。皆當部郡縣修理。公私施之禱請。竊惟太常所司郊廟神祇。自有常限。無宜臨時斟酌以意。若遂爾妄營。則不免淫祀。二祠在太常在洛陽。于國一也。然貴在審本。臣以愚蔽。謬忝今職。攷括墳籍。博采群議。既無異端。謂粗可依據。今玄冬務隙。野罄人閑。遷易郊壇。二三為便。《魏書‧劉芳傳》。《北史》四十二。


《社稷宜樹木疏》


依合朔儀注。曰有變。以朱絲為繩。以繞係社樹三匝。而今無樹。又周禮司徒職云。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。田主各以其社之土所宜木。鄭玄注云。所宜木。謂若松柏栗也。此其一證也。又小司徒封人職云。掌設王之社壝為畿封而樹之。鄭玄注云。不言稷者。王主于社稷。社之細也。此其二證也。又論語曰。哀公問社于宰我。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。殷人以柏。周人以栗。是乃土地之所宜也。此其三證也。又白虎通云。社稷所以有樹何也。尊而識之也。使民望見即敬之。又所以表功也。案此正解所以有樹之義。了不論有之與無也。此其四證也。此云社稷所以有樹何。然則稷亦有樹明矣。又五經通義云。天子太社王社。諸侯國社侯社制度。奈何曰社。皆有垣無屋。樹其中以木。有木者。土主生萬物。萬物莫善于木。故樹木也。此其五證也。此最其丁寍備解有樹之意也。又五經要義云。社必樹之以木。周禮司徒職曰。班社而樹之。各以土地所生。尚書逸篇曰。太社惟松。東社惟柏。南社惟梓。西社惟栗。北社惟槐。此其六證也。此又太社及四方皆有樹別之明據也。又見諸家禮圖。社稷圖。皆畫為樹。惟誡社誡稷無樹。此其七證也。雖辨有樹之據。猶未正所植之木。案論語稱夏后氏以松。殷人以柏。周人以栗。便是世代不同。而尚書逸篇則云太社惟松。東社惟柏。南社惟梓。西社惟栗。北社惟槐。如此。便以一代之中。而五社各異也。愚以為宜植以松。何以言之。逸書云。太社惟松。今者植松。不慮失禮。惟稷無成證。稷乃社之細。蓋亦不離松也。《魏書‧劉芳傳》。《北史》四十二。


《彭城王勰諡議》


王挺德弱齡。誕資至孝。睿性過人。學不師授。卓爾之操。發自天然。不群之美。幼而獨出。及入參政務。綸綍有光。爰登中鉉。敷明五教。漢北告危。皇赫問罪。王內親藥膳。外總六師。及宮車晏駕。上下哀慘。奮猛銜戚。英略潛通。翼衛靈輿。整戎振旆。歷次宛謝。迄干魯陽。送往奉居。無慚周霍。稟遺作輔。遠至邇安。分陜恆方。流詠燕趙。廓清江西。威懾南越。入釐百揆。庶績咸熙。履勤不憚。在功愈挹。溫恭愷悌。忠雅寬仁。興居有度。善終篤始。高尚厥心。功成身退。義亮聖衷。美光世典。依諡法保大定功曰武。善問周達曰宣。諡曰武宣王。《魏書‧彭城王勰傳》。永平元年太常卿劉芳議。


《上尚書言》


詞樂諧音。本非所曉。且國之大事。亦不可決于數人。今請更集朝彥。眾辨是非。明居典據。資決元凱。然後營制。《魏書‧樂志》。永平二年秋高肈等奏使劉芳更造樂器詔可芳上尚書言。


《上言參制舞名并制新曲》


觀古帝王。罔不據功象德。而制舞名。及諸樂章。今欲教文武二舞。施之郊廟。請參制二舞之名。竊觀漢魏已來。鼓吹之曲。亦不相緣。今亦須制新曲。以揚皇家之德美。《魏書‧樂志》。永平三年冬芳上言。


《又上言》


臣聞樂者感物移風。諷氓變俗。先王所以教化黎元。湯武所以。原闕一葉《魏書‧樂志》。永平三年冬芳又上言。


《陳終德為母持重議》


案喪服乃士之正禮。含有天子諸侯卿大夫之事。其中時復下同庶人者。皆別標顯至。如傳重自士以上。古者卿士。咸多世位。又士以上。乃有宗廟。世儒多云嫡孫傳重。下通庶人。以為差謬。何以明之。禮稽命徵曰。天子之元士二廟。諸侯之上士亦二廟。中下士一廟。一廟者。祖禰共廟。祭法又云。庶人無廟。既如此分明。豈得通于庶人也。傳重者主宗廟。非謂庶人祭于寢也。兼累世承嫡。方得為嫡子嫡孫耳。不爾者。不得繼祖也。又鄭玄別變除云。為五世長子服斬也。魏晉以來。不復行此禮矣。案喪服經。無嫡孫為祖持重三年正文。雖有為長子三年。嫡孫朞。傳及注。因說嫡孫傳重之義。今世既不復為嫡子服斬。卑位之嫡孫。不陵諸叔而持重。則可知也。且準終德資階。方之于古。未登下士。庶人在官。復無斯禮。攷之舊典。驗之今世。則茲範罕行。且諸叔見存。喪主有寄。宜依諸孫服朞為允。《魏書‧禮志》四。永平四年太常卿劉芳議。又見《通典》八十九。


《又議》


國子所云喪服雖以士為主。而必下包庶人。本亦不謂一篇之內。全不下同庶人。正言嫡孫傳重。專士以上。此經傳之正文。不及庶人明矣。戴德喪服變除云。父為長子斬。自天子達于士。此皆士以上。乃有嫡子之明據也。且承重者。以其將代已為宗廟主。廟主了不云寢。又其證也。所引大夫不世者。此公羊穀梁近儒小道之書。至如左氏詩易尚書論語。皆有典證。或是未寤。許叔重五經異義云。今春秋公羊穀梁說卿大夫世位。則權并一姓。謂周尹氏齊崔氏也。而古春秋左氏說卿大夫。皆得世祿。傳曰官族。易曰食舊德。舊德謂食父故祿也。尚書曰。世選爾勞。予不紀爾善。詩云。惟周之士。不顯奕世。論語曰。興滅國繼絕世。國謂諸侯。世謂卿大夫也。斯皆正經及論語士以上世位之明證也。士皆世祿也。八品者一命。斯乃信然。伹觀此據。可謂覩其綱。未照其目也。案晉官品令。所制九品。皆正無從。故以第八品準古下士。今皇朝官令。皆有正從。若以其員外之資。為第十六品也。豈得為正八品之士哉。推攷古今。謹如前議。《魏書‧禮志》四。
《窮通論》闕